News
新闻中心

您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政策法规
国家药监局将严审批新开工企业 力推医药企业整合
发布时间:2009-05-18    发布人:    来源:

新医改方案实施,国家将通过一系列调控措施,推动医药企业间的整合,改变目前“多、小、散”的医药产业格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称国家药监局)副局长吴浈在郑州举行的第61届全国药品交易会上作出上述表示。他说,国家药监局将从严审批新开工企业,加强新药审批,提高医药行业的集中度。

此前,卫生部刚刚宣布,将在4月底公布修订后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市场普遍认为,新基本药物目录实施后,将大大提高普药市场门槛,缺乏规模优势和独特专利的小型制药企业难逃被兼并或被挤出的命运。

吴浈表示,尽管目前中国医药产业已经告别了“缺医少药”的年代,但“多、小、散”的格局未有根本改观,竞争力不强。

国家药监局初步统计,2008年,全国4700余家制药企业销售总额达到了8300亿元,但销售收入低于5000万元的小企业就占了七成以上。前100强制药企业年销售额的总和,还不及美国药业巨头辉瑞公司(PFIZER)一家的483亿美元。

吴浈表示,今后,国家药监局将以“严格审评审批”作为调控手段,提高制药企业的准入门槛,严控新开工企业,同时鼓励同行业兼并重组。

吴浈称,国家药监局还将加强新药审判。这位副局长坦承,以前中国药品注册申报公开度不高、透明度不够,“猫腻很多”;审批超时的问题也非常严重。2008年,国家药监局集中审查了历年积累下来的2.3万件新药申请,批准了7000余种,不予批准15000多种,另  不过,创新力不足,仍然是中国制药企业的集体软肋。吴浈说,中国药品申报、注册总体上已进入“创仿结合”的阶段,但仍然属于“以仿为主”。

2008年,国家药监局新受理了3000多件药品注册申报,其中70%为仿制药,30%为新药。虽然这一比例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但相当一部分其实“新药不新”,而只是改剂型、模仿国外的产品。医药出口绝大部分也都是高污染、高能耗的原料药和化学中间体,真正能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制剂产品少之又少。

吴浈介绍,国家药监局日前做了一个摸底调查,显示中国批准的药品文号有17.6万个,药品标准则有一万六千多种。光生产阿莫西林的企业就有300多家,生产头孢的企业有100多家,产能已经过剩,必须进行优胜劣汰。

(来源:中国医药数字图书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