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猝死当心“魔鬼时刻”》
高秀敏、梁左、王小波猝死的时间大多都在凌晨或是与凌晨相近的时段。美国衣阿华大学医学院的学者发现,在凌晨时段,交感神经的活动可增强一倍。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心率波动比较大,心肌耗氧量增加,也可以使血小板相互发生粘附聚集,并释放缩血管物质,使已经狭窄的冠状动脉发生痉挛,导致心绞痛发作。若冠状动脉中有血凝块形成,便可阻塞冠状动脉,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除了夜间睡眠时,机体相对缺血,血液黏稠,流速减慢,血小板聚集,容易形成血栓而导致心肌梗死外,早晨天气寒冷也会刺激细小动脉收缩,也是容易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之一。所以对于喜欢晨练的中老年人来说,早晨不宜起床太早,尤其是冬天,如果锻炼,最好避开凌晨的危险时段。
《当心心梗“回马枪”》
发生过心梗的病人,虽然经过及时治疗康复了,但绝不可掉以轻心,因为心梗随时可能来个“回马枪”,让人措手不及。心梗的复发率高达8.7%~29.6%,且相当多的病例可再次或多次复发。每复发一次,病情都会加重,随时可能危及生命。为防止心梗复发,要特别注意监测“三血”指标。“三血”指的是血压、血糖、血脂。原来就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脑血管病的病人要重视原发病的治疗和定期门诊复查。即使没有这些病,也要每3~6个月复查这三个指标。如果高于正常,就要积极采取治疗措施。需要引起警惕的是,心梗复发的主要征兆是胸闷、憋气、心悸、出冷汗等,当这些症状出现时要及时就医。
《遭遇心梗:一静二快三含药》
发现心梗病人,进行院前处理要注意以下几点:一静:急性心梗发生时,患者多有严重的胸部疼痛,并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表现。此时周围人千万不要神色紧张,或者反复与病人交谈,要立即让病人平卧,并保持环境安静,但患者身旁必须要留人看管。二快:一旦怀疑病人患有急性心梗,应毫不迟疑地迅速拨打急救电话。争取在病人心肌发生坏死之前(一般约2~6小时)到达医院。三含药:当发现患者有明显胸痛发作时,应立即让其舌下含服一片(0.5毫克)硝酸甘油,并可口服300毫克的普通阿司匹林。冠心病患者平时需准备上述药品。
《猝死急救:A、B、C方案》
一旦身边有人发生心跳、呼吸骤停,在急救人员未到达前,应该采取A、B、C三项最基本的复苏急救方案。A(Airway)代表开放气道。在呼吸停止时气道处于阻塞状,常由于舌后坠造成。急救者应通过推病人前额、抬下颌的方法解除舌后坠,使气道通畅。B(Breathing)表示人工呼吸。急救者深吸一口气,并将吸进口和气道中没有代谢的空气吹入病人口中,使病人肺脏被吹入的空气充盈,从而被动获得供氧。C(Circulation)是维持人工血液循环。急救者应对病人连续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以每分钟100次以上的按压频率,迫使停滞的血液循环流动,保持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供血。
相关链接:
近年因心脏猝死而辞世的名人
1.王小波:
2.梁左:
3.吉姆·坎塔卢波:
4.杨迈:
5.古月:
6.高秀敏:
摘自: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