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人提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血管炎症,炎性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可以反映血管炎症的程度,临床观察表明可以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预后,二者水平越高,则发生不良事件的危险程度越大。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脂必妥治疗后血清CRP和IL-6活性的变化。
方法:比较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用脂必妥治疗前、治疗4周后血清CRP、IL-6活性水平的变化。结果:(1)总胆固醇(TC)从(6.52±1.48)mmol/L降至(5.29±1.0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从(4.29±1.26)mmol/L降至(2.23±0.87)mmol/L(P<0.01)、甘油三酯(TG)从(3.62±0.26)mmol/L降至(2.12±0.37)mmol/L(P<0.05)。(2)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降脂治疗前血清CRP,IL-6活性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0.01)。(3)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降脂治疗后CRP从(10.56±1.23)mg/L降至(8.24±0.87)mg/L;IL-6从(11.2±3.60)pg/ml降至(8.24±3.80)pg/ml,(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前CRP和IL-6无直线相关性(r=0.18、P>0.05)。结论:降脂治疗可以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炎症因子CRP,IL-6活性水平。